Q1植牙較優於復假牙治療?
任何醫療的最大目標應該是:治療者願意提供較省時、省錢、簡單不複雜、安全的診斷及治療方法,且以病人利益為首要考量。
可惜,醫療在資本主義影響下傾向商業化,植牙已不是「林來瘋」而是「植牙瘋」,成為最夯的醫療方法,這是因為多數民眾及牙醫師被誤導的結果。
植牙是缺牙時的治療方式之一,但非首選,是沒有辦法的最終選擇。在許多狀況下,傳統假牙不管是固定或活動假牙,仍能有不錯的效果。大部份情況都不是非用植牙醫療不可(殺雞不必用牛刀)。但是想在傳統假牙醫療模式中得到高水準的醫療,並不容易,許多醫療者趁機鼓吹植牙有多棒。
執業牙醫30年來,我常接獲假牙不舒適、到處求醫都沒辦法得到滿意解決的病人說:「不知道,也無從選擇何者有較高明醫術的治療者,而困擾不已。」
因為許多病人及醫療提供者不太清楚成功療法的標準,就算病人「感覺還算不錯」,但在達人的檢視下,離成功標準還遠呢!因為病人往往使用植牙一段時間後,不良狀況才會慢慢浮現。
傳統假牙的治療模式比植牙悠久。一項大規模文獻研究發現,傳統固定式假牙10年的生物性併發症,如再度蛀牙、牙周病變、牙髓病變及生物機械性併發症例如假牙鬆脫、斷裂等,約一成左右;但植牙後五年,植體周圍炎(牙床骨、牙齦發炎)、植體零件鬆脫、斷裂、人工牙根及復假牙鬆脫、斷裂、失敗等約二~五成。
Q2植牙屬侵入性醫療,比傳統假牙風險高?
植牙除了傷口有感染的風險,其他像是傷口出血、傷口疼痛、傷口腫脹或癒合不良、局部麻醉風險、因併發症或手術效果不如預期,必要時仍需再度手術及其他治療。
特殊性症狀者如:骨髓炎、蜂窩組織炎、鼻竇炎、敗血症、皮下氣腫、臉部皮膚瘀血腫脹,顏面嘴唇、下頷、牙齒或舌頭暫時或永久性麻痺感,開口困難,口內疤痕形成,需要附加額外的手術材料,包括軟或硬組織,植牙失敗再度手術取出,在第二度手術前,人工牙根可能提早外露而看得見。
根據一項研究指出,比較嚴重的還有傷到下頷神經,造成嘴唇、牙齒、舌頭永久性麻痺的約有5~15%。至於其他少見併發症像是傷及舌下血管出血,造成呼吸窘迫而成植物人,或上顎鼻竇手術發炎而致死。
Q3傳統假牙的缺點?
傳統假牙也有缺點,例如會損傷兩邊要固定的自然牙、牙齒有時要抽神經等,不過,多跟治療品質有關,並不是常態。我有個患者上顎、下顎接受植牙,上顎幾年後植體從鼻孔穿出,失敗,做了四、五副全口活動假牙,陸陸續續都出現狀況,令他很不滿意,直到重做全口假牙,才說從此不用假牙黏著劑,吃飯、說話可以比較穩,不會脫落,可以吃比較硬的花生,吃東西也較有味道,體重也慢慢增加。
Q4植牙愈來愈多併發症,造成醫療糾紛?
許多人不知道,人工牙根與自然牙根在先天設計上大不同。自然牙先天具有自我保護功能,避免過多不正常咬力傷害自己及其周圍的支持組織,減少損害。
人工牙根的材質,其大小、方向、型態,無法像自然牙內及牙周膜含有敏銳的感覺神經等構造,用久了會對周邊組織造成損傷而不自知,就像糖尿病病人如果腳部神經失去知覺,受傷時並不自知而易感染一樣。所以,人工牙根無法完全取代自然牙的全部功能。
傳統固定式假牙利用自然牙,當然較具優勢。缺牙時,能夠應用傳統假牙復方式為首選考量。
而且國內外有別,國外高水準國家的傳統假牙治療費用比植牙還貴;國內則相反,傳統假牙復水準普遍不如國際水準,既然植牙收費較高,就會鼓吹植牙,造成浮濫。愈來愈多人植牙(2006年植牙數量是2002年的4倍),當然併發症愈來愈多顯現。
植牙專家Stuart.J.Froum說,原先植牙都是對軟、硬組織較內行的口腔外科及牙周病專家執行治療;現在則是愈來愈多功力參差不齊的牙醫加入行列,當然會增加其併發症,且植牙在大學教育並沒有深入的探討,也沒有臨床實際訓練及經驗,許多牙醫師畢業後,所受的繼續教育多由植牙廠商或私人教師來提供,也未必深入,鮮少認知併發症的林林總總。
並且牙醫師在學習植牙時,講者的成功案例,是高度篩選的結果,避開高風險的病人與病況,號稱高的成功率,只是顯示存活率而已。一項研究顯示,約25~50%的植牙病患,在日後會引起植體牙周炎,造成疼痛、患側不敢咬東西。
在水準較高的國家是由對牙周病、口腔外科等較有軟、硬組織處理經驗的牙醫操刀。但植牙前的診斷、治療規劃及植下人工牙根後續的假牙復,仍需具高水準的復科牙醫製作配合。
在國內通常由某一科牙醫統包整個治療過程,其品質如何,許多病人無法分辨。復製作或咬合處理不當,引起顳顎關節障礙,頭、頸、口腔、顏面疼痛等併發症,時有所聞,大部份病人初期時並無大礙,使用一段時間後感覺不適,嚴重時才會再度求醫。
所以,當你遇到牙醫宣稱植牙可以咬較硬的食物,比傳統假牙還好時,就要小心!事實上,自然牙能夠及時分辨咬力的大小,以免咬力過大,傷到自己。
傳統假牙處理好,也照樣能吃比較硬的東西,但有些部分活動假牙及全口假牙能承受的力量僅是自然牙的六分之一,因為植體先天上無自我保護神經。植牙後則自我感覺良好,殊不知長期咬硬的食物,其實就是加速災難的開始。
文獻中常發現利用植入的人工牙根與自然牙合併使用的牙橋多年後,自然牙齒移位,證明人工牙根缺乏運作人體精密的生物機械原理,易產生不平衡,咬合不穩,導致牙齒移位。
其實,不少的復及牙齒美容(前牙美容貼片)科醫師,對顳顎關節其病變原因、分類、診斷、治療的深入了解、以及對咬合因素在整個咀嚼系統各部份的知識擁有得並不多。
咀嚼系統構造包括耳前關節、頭、頸、臉部肌肉、神經、韌帶、牙齒、黏膜、骨頭,其中一個部位發生狀況,都會影響其他組織的健康,環環相扣。
整個系統一旦不平衡,久了就造成各部位的傷害,功能失常、疼痛。肇禍的原因很多,包括植牙後的假牙製作不良,致使咬合不正常、引起顳關節障礙、頭、頸、顏面、口腔、牙齒疼痛,例如頭痛、偏頭痛、耳痛、喉嚨部位講話久了會痛,吃東西、打哈欠耳前關節會痛,關節有彈響,頸部疼痛、喉嚨有異物感、耳鳴等千奇百怪的症狀,到處求醫都不得緩解,屢見不鮮。
Q5如何判斷牙醫師的功力?
首先要能確認診斷、分析關節是否健康穩定,運用各種檢查工具和方法,詳細確認何種關節構造是否有問題?與咬合的關係是否正常?例如用較精確的半調節式咬合器以及面弓來分析,診斷上下牙齒咬合與顳顎關節是否有異常及不平衡的關係,差異的大小,然後提出全口復健治療方法,包括戴咬合板、咬合調整、假牙復、牙齒矯正,手術整修牙床骨等。如果使用多數技工所常用的簡單式咬合器,製作的假牙絕對會有問題。
咬合大師道森曾經說:「現今畢業的牙醫師能夠擁有咬合知識、咀嚼系統、解剖、生理、下顎骨生物機械原理的完整了解,理念到技術超準的,畢竟是少數!」
多數植牙後的假牙製作不良時,有時病人不會感到不舒服,就是感覺怪怪的,有時不太敢咬硬的東西,等到多年後,才驚覺代誌大條了,整個咀嚼系統各部門會無聲無息、持續受到破壞,例如耳前關節(顳顎)內結構,如軟骨變形、移位、退化等。
總之,缺牙時,條件狀況就算不是良好,高品質的傳統假牙仍是首要考慮的選擇,它比較省時、省錢,較安全且不複雜。(本文作者為資深牙醫師)
延伸》醫學實證,超越抗老的大智慧
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
收不到錢,業績再好也沒用
把貨款收回來是業務人員所有努力中最後、最重要、最無可推卸責任的工作。
信用也是公司的資產,而且是重要資產。為了長期經營公司,企業主通常會盡力的維持公司的信用。除非這公司碰到了嚴重的問題,否則沒有人會想破壞自己公司的信用。
如果公司的經營上軌道,企業主一定會避免被懷疑公司財務有問題,以免讓人看來好像他們公司要出事了。「企業主會設法維持公司信用」的原則,使外面的觀察者,特別是供應商,可以早一點偵測到客戶的財務出了問題,以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雖然查覺到財務危機公司的危險訊號都是一些基本常識,但某些業務人心理上傾向去忽略它,或者不去相信它。這些業務人員相信或者願意相信他們客戶是好客戶,或者這些客戶是他們的好朋友。通常,生意做久了,客戶會變成朋友,但是朋友之間的生意往來,還是要照生意上的規矩;這樣才能繼續做朋友,否則就連朋友也做不下去了。這就是所謂「生意就是生意」。
每一個公司都有它的股東成員,而公司員工的責任就是要對股東(老闆)負責,而不是看員工自己的喜好來做事。如果客戶出現了財務危機的訊號而我們忽視了,或者自己用感情做判斷,認為這個客戶不會出事卻出事了,這就是「感情用事」,就是沒有盡到做好業務工作的責任。
如果我們察覺到麻煩的訊號,不要等到電話都沒有人接了,或者在報上讀到了客戶公司已經改組了,才發現事態嚴重了。在還有時間可以處理的時候,不立即採取適當的行動,我們就掉入了所謂「好朋友」的陷阱了。這時候再來處理貨款問題就已經太慢了。如果這種事情發生了,你就會發現所謂的客戶,不但生意做不成,彼此連朋友也不是了。
讓我們看看有哪些是客戶財務有危機的訊號:
- 客戶延遲付款了。不管是基於什麼理由,這個客戶沒有按照議定的付款日期付款,這就是一個相當清楚的訊號,這個客戶已經遭遇了一些財務上的困難。
- 經過你去了解這個不能按時付款的客戶,不管這個客戶用什麼藉口,如果你還不能收回貨款,這個客戶的財務狀況,一定是出了問題。
- 應該付款的時間到了,這個客戶要求改變現行的付款方式。這是典型的客戶的現金流量出了問題。現金流量出問題,可能是營業額變大,公司資金無法支撐這樣的生意;可能營業額變小了,收益變少了。這兩種狀況都可能導致無法準時付款,這都不是健康企業該有的狀況。
- 客戶宣稱延遲付款是因為銀行作業的流程問題、客戶宣稱他們已經付款了(實際上並沒有)、或者是因為客戶公司內部流程有些問題導致付款延遲。如果這些說法是真的,通常處理這樣的問題只要一天就可以解決了。因此,經過你的催收,如果不能很快就得到回應,那你客戶的財務就真的有問題了。
- 客戶延遲付款了,同時你又找不到財務長或企業主來解釋這是什麼狀況。可能負責財務的人跑去躲起來了,因為他們不知道要如何向你解釋這些狀況。
- 你的同行甚或是你的競爭者向你打聽這家公司的財務狀況,這可能是些謠言,但你有責任要去搞清楚狀況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客戶提供了些無厘頭的理由,像是我們找不到財務長或事董事長蓋章之類,請你耐心等候一些時候;或是我們的付款流程有些問題,我們正在努力改善這流程中。收到這類的訊息,你就該採取行動保護你的貨款。你的客戶搞不好也不指望你會相信這種藉口,但你必須做些動作,例如,親自去拜訪客戶,去了解這是怎麼一回事,也讓你的客戶了解你很在乎這件事。
- 客戶說,他還沒到收到他客戶的付款,或者是他剛丟了一個重要客戶,也有客戶說他的重要客戶國家政變了。這類的理由也許是真的,但這也表示這個公司欠缺管理,或者已經過度擴張到他財務不能支撐的狀況了,這客戶是把你放在一個有風險的狀況裡,要你背黑鍋,他顯然是要先保護他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你的。而你的首要責任是保護你公司的利益,而不是這個的客戶的利益。
作為一個業務人員,發現客戶財務有問題,你一定要親自到客戶的辦公室去了解狀況。客戶的辦公室會提供你很多可以參考的訊息,沒有其它的動作可以取代你到客戶辦公室面對面的溝通更為有效了。
以上這些訊號都表示客戶可能有財務的問題了,但不一定是真的出現了不可挽救的問題。但是一旦有這些訊號出現,你就應該去深入的了解是怎麼回事了。當你處理這樣的訊號時要小心謹慎,不可以去傷害了與客戶的生意關係。
有些有規模的企業會有財務部門稽核對客戶放款的額度,有些業務人員就以為沒做成生意,是因為公司財務不願放寬額度;或者被客戶倒帳了,就認為是財務部門沒有做適當的審核。這兩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客戶付款的問題一定是業務人員的責任,而不是財務部門或是法務部門的工作,因為只有業務人員最了解客戶,業務人員必須負起這個責任。(如果業務人員不能做到你是全公司裡最了解這個客戶的人,那你就不是一個盡責的業務人員)
如果做生意沒有風險,那大家都想當老闆了。經營事業本來就有一定風險,敏感的偵知客戶財務風險,做的是管理風險,這是業務人員的責任,而總公司那些財務法務人員只是協助而已。有這樣的體認,你才能降低你生意的風險。
轉載自經理人雜誌
2015年7月25日 星期六
耳鳴是救命的警鈴!九成能治好
相關內容
- 觀賞相片耳鳴是救命的警鈴!九成能治好
30多歲、活潑開朗的電腦工程師Allan出現耳鳴已經8個月,他到處尋醫找不著原因,吃藥、打針效果不大,有時反而耳鳴得更大聲。他試過放鬆去旅行,果真耳鳴狀況好轉許多,但回來工作後又故態復萌。揮之不去的耳鳴讓他頻頻發脾氣、睡不好、焦慮,工作生活全被打亂,醫生告訴他耳鳴不會好,他想到這輩子都要受耳鳴困擾,難過到無心上班。
連醫生也怕耳鳴。「醫生看到耳鳴病人就想趕快脫身,」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耳鼻喉科醫師坦承,現在台灣普遍看病不到3分鐘,多數醫生不願把心力花在效果有限的耳鳴,有時乾脆告訴病人「耳鳴不會好」,造成病人恐懼,或開鎮靜劑、安眠藥暫時壓制症狀,長久下來造成耳鳴病人藥物依賴成癮的惡性循環。
受耳鳴困擾的人不少,根據英國官方統計,約有十分之一的人有耳鳴困擾。如同耳鳴(tinnitus)拉丁文原意鈴響,想像耳邊突然出現不停歇的鈴響聲,音量時大時小令人困擾,且迄今尚無有效方法解決,多年來被視為無解難題。
缺乏對耳鳴的正確認知是主因。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指出,耳鳴不是病,而是一種症狀、生理現象,會伴隨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可能是藥物副作用,或是身體健康亮紅燈的結果。
害怕耳鳴?大腦惹的禍
新近研究發現耳鳴與大腦聽覺皮質的異常活躍有關,從前端負責收集聲波的內耳毛細胞到末端大腦皮質出問題都可能造成耳鳴,且65歲後碰上耳鳴機率高達三成,精神科醫師陳豐偉就曾貼切形容,「耳鳴是一種過度活躍的知覺,」雖然病因難找、不易根治,但耳鳴帶來的不愉快經驗卻有機會獲得改善。
如同疼痛,耳鳴的嚴重程度會受到主觀感知影響。美國《預防》雜誌指出,因為耳鳴牽連到掌管情緒控制的大腦邊緣系統,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的耳鳴不會造成干擾,有些人卻覺得不勝其擾,如果你覺得耳鳴是很可怕的,大腦就會發出「注意」的訊號,讓你覺得備受干擾,更受不了耳鳴。
抱持正面想法,能幫助大腦扭轉耳鳴的負面印象,不再感覺那麼擾人刺耳。
台北馬偕耳鼻喉科主任林鴻清舉例,即使耳鳴不會消失,「你可以選擇忽略它,」他比喻說,就好像羚羊在草原低頭吃草,忽然聽到腳步聲傳來,就看你要把牠當作是獅子自己嚇自己,還是斑馬安然處之,要忽略並不容易,需要時間學習適應。
「諮詢(心理治療)效果跟聲音治療的效果一樣好,」看診20多年、累積4000例的耳鳴專家、台中光田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賴仁淙,20多年前率先將英國淡化耳鳴的聲音療法及諮詢法(又稱減敏療法)引進台灣,結果發現兩者個別使用對耳鳴都能達到八成以上療效,因此20年來他堅持耳鳴特診:一個上午只看兩、三個病人,詳細諮詢、花時間和病人深談,抽絲剝繭找出耳鳴原因,在國際上頗富聲名,不僅經常受邀演講,也吸引丹麥的夫婦不遠千里來求醫。
聽,耳鳴在說話
最近,賴仁淙看待耳鳴又有新進展,「耳鳴是身心靈的全人治療,」淌流詩人血液的他以「耳鳴的文藝復興」形容,認為耳鳴已從過度注重精神層面時期回歸到最原始的全人治療概念。
「不要認為不會好,就只用心理療法掩蓋真實的原因,」他語重心長說。
身為耳鳴醫學會理事長,他覺得把耳鳴用急、慢性或神經性耳鳴分類,認為有些無法治癒其實是「大錯誤」。
「事出必有因,耳鳴是來幫患者求救的,」他發現患者反反覆覆出現耳鳴是有原因的,通常是身體某部分出了狀況,比如梅尼爾氏症(一種內耳疾病)發作前,耳鳴會特別大聲;或是鼻部發炎也會加重耳鳴狀況,因此當患者抱怨耳鳴加重時,賴仁淙都會加問一句:「最近一年內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慢慢循線追查,找出背後原因。
原因往往出乎意外簡單,就是常見的胃食道逆流、鼻竇炎或更年期,給予適當藥物治療就能好轉。
2015年6月17日 星期三
食療、穴位養生法能幫忙清一清油血管
血管塞滿油,哪些食療、穴位養生法能幫忙清一清油血管?
血液油滋滋,膽固醇數值滿江紅,該清一清你的油血管了。
除了吃清淡、勤運動、吞降血脂藥,老祖宗也有食療、按摩穴位等妙方幫助降血脂,預防膽固醇飆高。
過食、過勞、抑鬱 使血脂異常
中醫認為,飲食多肥甘厚味,也就是攝食過多高熱量、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容易損傷脾胃的運化功能,而在體內生濕濁,阻遏經絡,加上久坐不動,活動量少,日積月累形成「痰濕」、「痰瘀」的體質,造成身體代謝障礙,血脂自然升高。
而現代人過勞、壓力大,情志抑鬱,易造成肝氣鬱結,也會影響血脂代謝。
中醫認為,肝功能過於亢奮或抑鬱,導致經脈運行不順暢,會阻礙脾胃功能,造成運化失常,吃進來的食物無法充分消化代謝吸收,日久便使血脂升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外科主任陳建宏醫師解釋說。
另一種常見於中年以後,年紀漸長,尤其女性更年期開始,膽固醇隨之升高,以中醫來看,起因於腎氣衰竭,也就是身體機能衰退所致。
腎氣猶如人的生命之火,年紀大了,火力下降,「而脾胃就像爐上的鍋子,腎是那把火,如果火力不夠,就無法好好運作,維持正常代謝吸收,」因此腎陰陽不足,也會減低脾胃運化濕濁的能力,造成血脂上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陳萍和說。
紓壓、去濕、養腎,防止血變油
預防血脂升高,或改善血脂異常情形,中醫會依不同體質證型治療,並提供養生方法:
1.痰濕痰瘀
血液運行受到阻礙而瘀,導致代謝變差,需要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
常用中藥:血府逐瘀湯加減丹參、澤瀉、茵陳、山楂等有助降血脂的藥材。
食療建議:如果總膽固醇數值偏高不多,如200~300mg/dL,不妨將早餐改為大燕麥片,並增加活動量,如每天走路30分鐘,不少人有機會在二、三個月之後膽固醇就下降到正常值,並不需要服藥,陳建宏觀察說。
降脂茶:山楂5克、丹參5克、烏龍茶5克,用300~500cc水沖泡飲用。
養生提醒:運動是最好的行氣活血方法,中醫認為「氣行則血行」,活動身體,讓氣動起來,血液循環自然跟著變好,就不一定依賴行氣活血的藥物,陳萍和說。
2.痰濕凝滯
有些人身體濕的情況非常嚴重,身形肥胖,伴隨有頭暈、胸悶、短氣等症狀,需要健脾利濕來化痰濕、痰濁。
常用中藥:胃苓湯、二陳湯,改善脾胃濕的現象,加上車前草、茯苓,加強利濕消腫。
穴位按摩:
●水分穴(肚臍上一吋),具消水腫作用。
●豐隆穴(小腿外側,約小腿二分之一高度,與脛骨距離兩橫指寬之處),有改善腸胃道、消水腫、促進代謝的作用。
食療建議:可食用四神湯,健脾利濕消腫。
養生提醒:少碰冰冷食物,因為冰冷食物容易損傷脾胃,加重體內痰濕的情形,「濕碰上冷,就像水遇冷結冰,動都不動,凝滯在體內,問題更嚴重,」陳建宏形容。
可吃一些辛溫食物,如薑,驅除體內寒氣。
3.肝失疏泄
壓力、過勞、憂慮導致肝氣鬱結,治療上著重疏肝理氣,使肝經脈調達順暢。
常用中藥:逍遙散、抑肝散、柴胡疏肝散,幫助疏肝理氣,改善睡眠。
穴位按摩:
●三陰交(腳內踝尖上三寸,小腿內側脛骨後緣凹陷處),可疏通肝、脾、腎三條經絡的氣血,具補血,活血功效。
●太衝穴(位於腳背,腳拇趾和食趾間分叉點,往腳踝方向約3指幅寬處),有助疏肝理氣,紓解壓力。
●內關穴(腕橫紋中央正上方2寸),平撫緊張情緒,寧心安神,改善睡眠。
養生提醒:運動是抗壓解憂良方,建議一星期規律運動3次以上,例如每次健走30~40分鐘,取代開車或搭車通勤,紓解壓力,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4.肝腎陰虛
肝腎陰虛導致身體代謝變差,尤其更年期後女性最常見,調理著重於滋陰養血。此外,陰虛的人容易生虛火,身體產生熱象,例如口乾舌燥、睡眠不佳等,需要滋陰清熱。
常用中藥:逍遙散加上補腎陰的藥物,如何首烏、女貞子,以及有助降血脂的藥物,如山楂,紅花。
穴位按摩:
●三陰交(腳內踝尖上三寸,小腿內側脛骨後緣凹陷處),促進血液循環。
●太衝穴(位於腳背,腳拇趾和食趾間分叉點,往腳踝方向約3指幅寬處),有助調補肝腎,瀉肝火、安心神。
食療建議:可適量攝取能滋陰清熱的食材,如銀耳蓮子湯。
養生提醒:肝腎陰虛的人容易生虛火,因此需注意作息正常,睡眠及飲水充足,尤其要避免熬夜,以及禁食燒、烤、炸、辣的食物,以免火上加火。
5.陽虛痰凝
中年之後,尤其老年人,因腎陽不足,身體機能衰退,畏寒情形明顯。此外,有些人喜食冰冷食物,或者長年茹素,多吃寒涼蔬果,尤其崇尚生機飲食,常吃生冷食物的人,長期下來容易轉為陽虛體質,身體代謝功能下降,需要溫補腎陽。
常用中藥:八味地黃丸、濟生腎氣丸。
穴位按摩(或者溫灸):
●足三里(膝蓋眼下方3寸),調整胃腸功能,補益氣血。
●陽陵泉穴(小腿外側,腓骨前下方凹陷處)。
食療建議:素食者可在飲食中加入艾葉、龍眼乾、肉桂等溫熱助陽的食材,提升體內陽氣。
中西醫共治,不宜自行用藥停藥
原本服用降血脂西藥的人,是否能同時看中醫?或是轉看中醫,是不是能立刻停西藥、或中西藥併服?
陳建宏指出,經過醫生診斷評估,原本吃西藥的病人,多數可以併服中藥調整體質,但切忌自己去抓藥來吃,以免藥物交互作用等不良影響。
轉看中醫之後,可先與西醫師討論能否減藥,並持續治療。《別讓身體比你老——解讀不生病的關鍵》書中提醒,在未經醫生診斷評估之前,千萬不要自行減藥、停藥,以免造成膽固醇回升,增加動脈硬化風險。
至於到底需不需要服用降血脂藥,「必須整體評估,不能只看數字,」陳建宏說,考量病人的年紀、過去病史、家族病史、生活型態等各項因素,如果估計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不高,多半不會先給藥治療,而是指導病人先改變生活型態,例如採取少熱量、油脂、糖分的健康飲食,配合規律運動,並且每三個月到半年追蹤檢查,來改善血脂異常問題。
你適合喝茶去油消脂嗎?
喝茶有助消脂減重、調節膽固醇,已不是新聞,陸續有研究指出茶對瘦身減脂的益處,但人人都適合喝茶消油嗎?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陳萍和指出,以中醫觀點看,茶性苦寒,比較適合「胃火旺」的人飲用,這一類體質的人食量大、食慾旺盛,進食過多容易發胖,血脂升高,而喝茶能「降胃火」,消減食慾,因此能幫助瘦身消脂。
至於原屬「脾胃虛寒」的人,如果猛灌茶想消脂,只是寒上加寒,讓原本就不良的脾胃功能雪上加霜,更不利身體新陳代謝。
因此,想藉由飲茶來控制體重,調節血脂,最好還是請中醫師評估體質,再建議適合個人的複方茶飲,以免愈喝愈傷身。
康健雜誌185期2014.04.02 作者:謝曉雲
除了吃清淡、勤運動、吞降血脂藥,老祖宗也有食療、按摩穴位等妙方幫助降血脂,預防膽固醇飆高。
過食、過勞、抑鬱 使血脂異常
中醫認為,飲食多肥甘厚味,也就是攝食過多高熱量、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容易損傷脾胃的運化功能,而在體內生濕濁,阻遏經絡,加上久坐不動,活動量少,日積月累形成「痰濕」、「痰瘀」的體質,造成身體代謝障礙,血脂自然升高。
而現代人過勞、壓力大,情志抑鬱,易造成肝氣鬱結,也會影響血脂代謝。
中醫認為,肝功能過於亢奮或抑鬱,導致經脈運行不順暢,會阻礙脾胃功能,造成運化失常,吃進來的食物無法充分消化代謝吸收,日久便使血脂升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外科主任陳建宏醫師解釋說。
另一種常見於中年以後,年紀漸長,尤其女性更年期開始,膽固醇隨之升高,以中醫來看,起因於腎氣衰竭,也就是身體機能衰退所致。
腎氣猶如人的生命之火,年紀大了,火力下降,「而脾胃就像爐上的鍋子,腎是那把火,如果火力不夠,就無法好好運作,維持正常代謝吸收,」因此腎陰陽不足,也會減低脾胃運化濕濁的能力,造成血脂上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陳萍和說。
紓壓、去濕、養腎,防止血變油
預防血脂升高,或改善血脂異常情形,中醫會依不同體質證型治療,並提供養生方法:
1.痰濕痰瘀
血液運行受到阻礙而瘀,導致代謝變差,需要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
常用中藥:血府逐瘀湯加減丹參、澤瀉、茵陳、山楂等有助降血脂的藥材。
食療建議:如果總膽固醇數值偏高不多,如200~300mg/dL,不妨將早餐改為大燕麥片,並增加活動量,如每天走路30分鐘,不少人有機會在二、三個月之後膽固醇就下降到正常值,並不需要服藥,陳建宏觀察說。
降脂茶:山楂5克、丹參5克、烏龍茶5克,用300~500cc水沖泡飲用。
養生提醒:運動是最好的行氣活血方法,中醫認為「氣行則血行」,活動身體,讓氣動起來,血液循環自然跟著變好,就不一定依賴行氣活血的藥物,陳萍和說。
2.痰濕凝滯
有些人身體濕的情況非常嚴重,身形肥胖,伴隨有頭暈、胸悶、短氣等症狀,需要健脾利濕來化痰濕、痰濁。
常用中藥:胃苓湯、二陳湯,改善脾胃濕的現象,加上車前草、茯苓,加強利濕消腫。
穴位按摩:
●水分穴(肚臍上一吋),具消水腫作用。
●豐隆穴(小腿外側,約小腿二分之一高度,與脛骨距離兩橫指寬之處),有改善腸胃道、消水腫、促進代謝的作用。
食療建議:可食用四神湯,健脾利濕消腫。
養生提醒:少碰冰冷食物,因為冰冷食物容易損傷脾胃,加重體內痰濕的情形,「濕碰上冷,就像水遇冷結冰,動都不動,凝滯在體內,問題更嚴重,」陳建宏形容。
可吃一些辛溫食物,如薑,驅除體內寒氣。
3.肝失疏泄
壓力、過勞、憂慮導致肝氣鬱結,治療上著重疏肝理氣,使肝經脈調達順暢。
常用中藥:逍遙散、抑肝散、柴胡疏肝散,幫助疏肝理氣,改善睡眠。
穴位按摩:
●三陰交(腳內踝尖上三寸,小腿內側脛骨後緣凹陷處),可疏通肝、脾、腎三條經絡的氣血,具補血,活血功效。
●太衝穴(位於腳背,腳拇趾和食趾間分叉點,往腳踝方向約3指幅寬處),有助疏肝理氣,紓解壓力。
●內關穴(腕橫紋中央正上方2寸),平撫緊張情緒,寧心安神,改善睡眠。
養生提醒:運動是抗壓解憂良方,建議一星期規律運動3次以上,例如每次健走30~40分鐘,取代開車或搭車通勤,紓解壓力,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4.肝腎陰虛
肝腎陰虛導致身體代謝變差,尤其更年期後女性最常見,調理著重於滋陰養血。此外,陰虛的人容易生虛火,身體產生熱象,例如口乾舌燥、睡眠不佳等,需要滋陰清熱。
常用中藥:逍遙散加上補腎陰的藥物,如何首烏、女貞子,以及有助降血脂的藥物,如山楂,紅花。
穴位按摩:
●三陰交(腳內踝尖上三寸,小腿內側脛骨後緣凹陷處),促進血液循環。
●太衝穴(位於腳背,腳拇趾和食趾間分叉點,往腳踝方向約3指幅寬處),有助調補肝腎,瀉肝火、安心神。
食療建議:可適量攝取能滋陰清熱的食材,如銀耳蓮子湯。
養生提醒:肝腎陰虛的人容易生虛火,因此需注意作息正常,睡眠及飲水充足,尤其要避免熬夜,以及禁食燒、烤、炸、辣的食物,以免火上加火。
5.陽虛痰凝
中年之後,尤其老年人,因腎陽不足,身體機能衰退,畏寒情形明顯。此外,有些人喜食冰冷食物,或者長年茹素,多吃寒涼蔬果,尤其崇尚生機飲食,常吃生冷食物的人,長期下來容易轉為陽虛體質,身體代謝功能下降,需要溫補腎陽。
常用中藥:八味地黃丸、濟生腎氣丸。
穴位按摩(或者溫灸):
●足三里(膝蓋眼下方3寸),調整胃腸功能,補益氣血。
●陽陵泉穴(小腿外側,腓骨前下方凹陷處)。
食療建議:素食者可在飲食中加入艾葉、龍眼乾、肉桂等溫熱助陽的食材,提升體內陽氣。
中西醫共治,不宜自行用藥停藥
原本服用降血脂西藥的人,是否能同時看中醫?或是轉看中醫,是不是能立刻停西藥、或中西藥併服?
陳建宏指出,經過醫生診斷評估,原本吃西藥的病人,多數可以併服中藥調整體質,但切忌自己去抓藥來吃,以免藥物交互作用等不良影響。
轉看中醫之後,可先與西醫師討論能否減藥,並持續治療。《別讓身體比你老——解讀不生病的關鍵》書中提醒,在未經醫生診斷評估之前,千萬不要自行減藥、停藥,以免造成膽固醇回升,增加動脈硬化風險。
至於到底需不需要服用降血脂藥,「必須整體評估,不能只看數字,」陳建宏說,考量病人的年紀、過去病史、家族病史、生活型態等各項因素,如果估計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不高,多半不會先給藥治療,而是指導病人先改變生活型態,例如採取少熱量、油脂、糖分的健康飲食,配合規律運動,並且每三個月到半年追蹤檢查,來改善血脂異常問題。
你適合喝茶去油消脂嗎?
喝茶有助消脂減重、調節膽固醇,已不是新聞,陸續有研究指出茶對瘦身減脂的益處,但人人都適合喝茶消油嗎?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陳萍和指出,以中醫觀點看,茶性苦寒,比較適合「胃火旺」的人飲用,這一類體質的人食量大、食慾旺盛,進食過多容易發胖,血脂升高,而喝茶能「降胃火」,消減食慾,因此能幫助瘦身消脂。
至於原屬「脾胃虛寒」的人,如果猛灌茶想消脂,只是寒上加寒,讓原本就不良的脾胃功能雪上加霜,更不利身體新陳代謝。
因此,想藉由飲茶來控制體重,調節血脂,最好還是請中醫師評估體質,再建議適合個人的複方茶飲,以免愈喝愈傷身。
康健雜誌185期2014.04.02 作者:謝曉雲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