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7日 星期三

食療、穴位養生法能幫忙清一清油血管

血管塞滿油,哪些食療、穴位養生法能幫忙清一清油血管?
血液油滋滋,膽固醇數值滿江紅,該清一清你的油血管了。

除了吃清淡、勤運動、吞降血脂藥,老祖宗也有食療、按摩穴位等妙方幫助降血脂,預防膽固醇飆高。

過食、過勞、抑鬱 使血脂異常

中醫認為,飲食多肥甘厚味,也就是攝食過多高熱量、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容易損傷脾胃的運化功能,而在體內生濕濁,阻遏經絡,加上久坐不動,活動量少,日積月累形成「痰濕」、「痰瘀」的體質,造成身體代謝障礙,血脂自然升高。

而現代人過勞、壓力大,情志抑鬱,易造成肝氣鬱結,也會影響血脂代謝。

中醫認為,肝功能過於亢奮或抑鬱,導致經脈運行不順暢,會阻礙脾胃功能,造成運化失常,吃進來的食物無法充分消化代謝吸收,日久便使血脂升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外科主任陳建宏醫師解釋說。

另一種常見於中年以後,年紀漸長,尤其女性更年期開始,膽固醇隨之升高,以中醫來看,起因於腎氣衰竭,也就是身體機能衰退所致。

腎氣猶如人的生命之火,年紀大了,火力下降,「而脾胃就像爐上的鍋子,腎是那把火,如果火力不夠,就無法好好運作,維持正常代謝吸收,」因此腎陰陽不足,也會減低脾胃運化濕濁的能力,造成血脂上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陳萍和說。

紓壓、去濕、養腎,防止血變油

預防血脂升高,或改善血脂異常情形,中醫會依不同體質證型治療,並提供養生方法:

 1.痰濕痰瘀

血液運行受到阻礙而瘀,導致代謝變差,需要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

常用中藥:血府逐瘀湯加減丹參、澤瀉、茵陳、山楂等有助降血脂的藥材。

食療建議:如果總膽固醇數值偏高不多,如200~300mg/dL,不妨將早餐改為大燕麥片,並增加活動量,如每天走路30分鐘,不少人有機會在二、三個月之後膽固醇就下降到正常值,並不需要服藥,陳建宏觀察說。

降脂茶:山楂5克、丹參5克、烏龍茶5克,用300~500cc水沖泡飲用。

養生提醒:運動是最好的行氣活血方法,中醫認為「氣行則血行」,活動身體,讓氣動起來,血液循環自然跟著變好,就不一定依賴行氣活血的藥物,陳萍和說。

2.痰濕凝滯

有些人身體濕的情況非常嚴重,身形肥胖,伴隨有頭暈、胸悶、短氣等症狀,需要健脾利濕來化痰濕、痰濁。

常用中藥:胃苓湯、二陳湯,改善脾胃濕的現象,加上車前草、茯苓,加強利濕消腫。

穴位按摩:

●水分穴(肚臍上一吋),具消水腫作用。

●豐隆穴(小腿外側,約小腿二分之一高度,與脛骨距離兩橫指寬之處),有改善腸胃道、消水腫、促進代謝的作用。

食療建議:可食用四神湯,健脾利濕消腫。

養生提醒:少碰冰冷食物,因為冰冷食物容易損傷脾胃,加重體內痰濕的情形,「濕碰上冷,就像水遇冷結冰,動都不動,凝滯在體內,問題更嚴重,」陳建宏形容。

可吃一些辛溫食物,如薑,驅除體內寒氣。

3.肝失疏泄

壓力、過勞、憂慮導致肝氣鬱結,治療上著重疏肝理氣,使肝經脈調達順暢。

常用中藥:逍遙散、抑肝散、柴胡疏肝散,幫助疏肝理氣,改善睡眠。

穴位按摩:

●三陰交(腳內踝尖上三寸,小腿內側脛骨後緣凹陷處),可疏通肝、脾、腎三條經絡的氣血,具補血,活血功效。

●太衝穴(位於腳背,腳拇趾和食趾間分叉點,往腳踝方向約3指幅寬處),有助疏肝理氣,紓解壓力。

●內關穴(腕橫紋中央正上方2寸),平撫緊張情緒,寧心安神,改善睡眠。

養生提醒:運動是抗壓解憂良方,建議一星期規律運動3次以上,例如每次健走30~40分鐘,取代開車或搭車通勤,紓解壓力,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4.肝腎陰虛

肝腎陰虛導致身體代謝變差,尤其更年期後女性最常見,調理著重於滋陰養血。此外,陰虛的人容易生虛火,身體產生熱象,例如口乾舌燥、睡眠不佳等,需要滋陰清熱。

常用中藥:逍遙散加上補腎陰的藥物,如何首烏、女貞子,以及有助降血脂的藥物,如山楂,紅花。

穴位按摩:

●三陰交(腳內踝尖上三寸,小腿內側脛骨後緣凹陷處),促進血液循環。

●太衝穴(位於腳背,腳拇趾和食趾間分叉點,往腳踝方向約3指幅寬處),有助調補肝腎,瀉肝火、安心神。

食療建議:可適量攝取能滋陰清熱的食材,如銀耳蓮子湯。

養生提醒:肝腎陰虛的人容易生虛火,因此需注意作息正常,睡眠及飲水充足,尤其要避免熬夜,以及禁食燒、烤、炸、辣的食物,以免火上加火。

5.陽虛痰凝

中年之後,尤其老年人,因腎陽不足,身體機能衰退,畏寒情形明顯。此外,有些人喜食冰冷食物,或者長年茹素,多吃寒涼蔬果,尤其崇尚生機飲食,常吃生冷食物的人,長期下來容易轉為陽虛體質,身體代謝功能下降,需要溫補腎陽。

常用中藥:八味地黃丸、濟生腎氣丸。

穴位按摩(或者溫灸):

●足三里(膝蓋眼下方3寸),調整胃腸功能,補益氣血。

●陽陵泉穴(小腿外側,腓骨前下方凹陷處)。

食療建議:素食者可在飲食中加入艾葉、龍眼乾、肉桂等溫熱助陽的食材,提升體內陽氣。

中西醫共治,不宜自行用藥停藥

原本服用降血脂西藥的人,是否能同時看中醫?或是轉看中醫,是不是能立刻停西藥、或中西藥併服?

陳建宏指出,經過醫生診斷評估,原本吃西藥的病人,多數可以併服中藥調整體質,但切忌自己去抓藥來吃,以免藥物交互作用等不良影響。

轉看中醫之後,可先與西醫師討論能否減藥,並持續治療。《別讓身體比你老——解讀不生病的關鍵》書中提醒,在未經醫生診斷評估之前,千萬不要自行減藥、停藥,以免造成膽固醇回升,增加動脈硬化風險。

至於到底需不需要服用降血脂藥,「必須整體評估,不能只看數字,」陳建宏說,考量病人的年紀、過去病史、家族病史、生活型態等各項因素,如果估計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不高,多半不會先給藥治療,而是指導病人先改變生活型態,例如採取少熱量、油脂、糖分的健康飲食,配合規律運動,並且每三個月到半年追蹤檢查,來改善血脂異常問題。

你適合喝茶去油消脂嗎?

喝茶有助消脂減重、調節膽固醇,已不是新聞,陸續有研究指出茶對瘦身減脂的益處,但人人都適合喝茶消油嗎?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陳萍和指出,以中醫觀點看,茶性苦寒,比較適合「胃火旺」的人飲用,這一類體質的人食量大、食慾旺盛,進食過多容易發胖,血脂升高,而喝茶能「降胃火」,消減食慾,因此能幫助瘦身消脂。

至於原屬「脾胃虛寒」的人,如果猛灌茶想消脂,只是寒上加寒,讓原本就不良的脾胃功能雪上加霜,更不利身體新陳代謝。

因此,想藉由飲茶來控制體重,調節血脂,最好還是請中醫師評估體質,再建議適合個人的複方茶飲,以免愈喝愈傷身。
康健雜誌185期2014.04.02 作者:謝曉雲